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背景材料】 据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估算中国为北京奥运会的投入总计4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0亿元);其中,奥运设施与运作开支仅占人民币318亿元, 713亿元用于治理环境。奥运总支出的绝大部分(约人民币1,800亿元)用在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据专家初步计算,北京奥运直接经济效益超20亿美元。可以肯定地说,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的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奥运给北京乃至中国送来了巨大的经济蛋糕。 “奥运低谷效应”是大多数奥运会承办城市难以摆脱的阴影,几乎没有哪个奥运会承办城市能完全摆脱后奥运时代的经济风险。如今,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许多经济学家都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他们认为,奥运后中国经济不会萧条,奥运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尾声,恰恰相反,奥运是一个崭新的起点;而有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奥运之后,中国经济正面临拐点;还有部分经济学家则表示对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审慎乐观。 【热点设题】 1、近年来,在“前奥运经济”的大力促进下,北京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欣喜之余,也有人对北京所面临的“后奥运风险”心存忧虑。从辨证法角度看说明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可以提高我们实践活动自觉性和预见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更好的改造世界 D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下列对国家投入到奥运场馆建设的资金理解正确的是 ①来自于劳动者新创造的财富 ②属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③属于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④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必需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中国不会在奥运后出现衰败。因为,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初期,更加重视环保和资源消耗率,固定资产面临大规模更新。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后奥运衰败”的理论不可信 B经济学家可以准确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 D一切要从经济学家的论述出发开展工作 4、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奥运后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萧条反映不同,这说明 ①经济发展是不确定的,无规律可循的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会相同④受知识构成等因素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反映会不同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以下的学科分析及答案略,如果您想查看完整资料,请点击这里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