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热点:“神七”发射成功学科链接2008-10-24 13:35:00 阅读 参与讨论()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一、热点材料: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16时41分,随着翟志刚进入太空,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正式开始。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在其出舱期间飞船正以7.8公里/秒的速度在距地球约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9月28日17时37分许,在太空遨游了68小时27分钟的“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18时23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成功出舱,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尝试。

它彰显了中国在研制高度可*而强大的运载火箭以及航天员在太空中生存所必需的系统方面的成功。对于中国和世界上的许多人来讲,该计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成功和技术实力的有力象征。外电认为,此次太空飞行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风险最大的一次。我国毫不掩饰自己在宇宙开发方面的雄心。专家们指出未来中国将实施航天器对接,创建太空实验室,进而建立自己的轨道空间站。

二、知识链接:

(一)历史学科

中国古代火药制造与外传的史实;中国现代发射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的史实,二战后人类在航天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卫星、宇宙飞船、成功登月及航天飞机等),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二)、政治学科:

A.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

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科技水平的提高表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的进步可以使生产工具得到改善和更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对象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部门和导致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进步,进而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科技进步的经济学意义)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航天事业和其他科技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体现了在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

3.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从神六到神七,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所以在发展航天事业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也得益于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4.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国家用于航天事业的经费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支出,体现了国家财政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作用。

5、航天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太空鞋”的问世,走下神坛的数码相机,从航天食品到方便面蔬菜,人造心脏的技术取自航天飞机的燃料泵技术,汽车导航,红外线温度计等。试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关系说明这一现象: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对经济具有促进生产和动力功能,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神七成功发射,可以带动教育投资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地理学科:

我国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卫星发射基础的地理特征及其气候特点,甘肃、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有关地理知识。

  以下还有相关材料及知识链接,如果您想查看完整资料,请点击这里下载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