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热点:央行下调“两率”综合创新练习2008-10-20 9:36:00 阅读 参与讨论()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一、背景材料:

近来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政策做出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这是自2004年10月29日以来贷款基准利率的首次下调),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相应下调,其中5年以下(含5年)贷款利率下调0.18个百分点,降至4.59%,5年以上贷款利率下调0.09个百分点,降至5.13%;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务院也决定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中国人民银行4年来首次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我国央行对货币政策做出的这一系列调整是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举措落实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专家指出:这些举措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出台的,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适时调整有关政策措施,这是必要的,也是落实灵活审慎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将有利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二、创新练习:

(一)选择题:

1、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2008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央行对货币政策做出的这一系列调整,这集中体现了

A 一分为二的观点 B 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C 抓主要矛盾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面对美国金融海啸,我国从紧的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转向信号,央行下调“两率”有利于股市止跌企稳,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从政治常识角度看,体现了:

①国家的政治职能 ②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我国政府依法执政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

A ①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我国能有效的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原因之一是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表明

①偿还对外债务的能力增强 ②综合国力已居世界前列③稳定汇率的能力增强 ④平衡国际收支的能力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近年来,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过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按照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该组织向成员国提供优惠低息贷款

A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B有利于降低世界各地进出口关税的水平

C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贸易的有序进行

D是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困难的根本措施

5、近年来,我国人民币连续小幅升值,中国的贸易顺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显著地增加了。其原因是

A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了飞跃,已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 B我国的贸易模式以加工贸易为主 C 我国工人工资提高,劳动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D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6、中国人民银行4年来首次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这样做说明了

①信贷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一种行政手段②国家意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③中国人民银行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惟一机关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体现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 B.金融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8、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落实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这体现的辨证法道理是

①因果联系 ②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9、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很多专家说,这是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关注,是执政为民的表现。

⑴联系实际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的意义。

⑵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关注中低收入群体。

10、材料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2007年,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材料二:华尔街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侵袭,各国央行也纷纷出台救市举措,全球新一轮降息行动正在展开。有专家指出:虽然当前我国国内市场正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经济减速风险日益增大,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结构,不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中国经济就有着持续增长的较大潜力。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政府调整有关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以下还有相关材料及知识链接和对应答案,如果您想查看完整资料,请点击这里下载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