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热点:四个重要小热点高考预测2008-11-24 10:41:00 阅读 参与讨论()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三)关注民生,提高幸福指数

一、热点背景:

1、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2、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创新练习:

四川地震灾情发生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救灾资金,还及时预拨、增拨城乡低保资金,对重灾省区的低保对象给予一次性的生活补助。回答1-2题。

1.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救灾资金54.83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赠送或补助手段

2.材料中各级政府投入的救灾资金和低保、生活补助的资金,分别属于

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③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            ④物质储备和公共消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回答3-4题。

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就是说:

A.要通过政府立法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B.要通过强化政府职能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C.要通过依赖政府服务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D.要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4.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北京市政府继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今年又建立城乡"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意义是:

①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稳定人民生活

②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优越性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④

北京开始实施"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回答5-6题。

5.实施"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意味着北京市150万城镇户口在校学生及学龄前婴幼儿和30万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将享受到看病报销的待遇,为此,市政府每年将拿出4亿元补贴。下列关于政府此项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项保险的实施说明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

B. 政府此项支出属于国民收入中公共消费基金

C.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有利于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6. 为了实现北京市城镇户籍人口 "人人享有医疗保险"的目标,北京市政府相继实施城镇职工参保基本医疗保险,在校学生及学龄前婴幼儿和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参保"一老一小" 大病医疗保险的政策。北京市政府的这些做法体现了下面哪些观点

①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材料一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材料二   北京市财政支出惠及民生的具体表现:  

1)、打造"百姓"公交:2004年至2007年,财政资金对公交事业发展的投入达到282.7亿元,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落实公交低票价政策,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  

2)、改善环境质量:2003年至2007年,财政投入40.9亿元进行环境治理,4.4万台燃煤茶炉和1.5万台20吨以下燃煤锅炉改用了清洁能源,1.1万户平房小煤炉实施了"煤改电",减少燃煤500多万吨。北京的天更蓝了,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3)、"一老一小"医保改革:2007年安排财政补贴4.2亿元,将全市城镇近180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纳入医保范围,医保制度已覆盖全市95%的城镇户籍人口,明年还将扩大医保范围,做到无缝覆盖。  

(1)北京市政府财政支出打造民生工程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 

(2)分析"公共财政惠及民生,要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  

(3)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怎样才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8:材料一: 2008年11月22日,国务院在山东济南召开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  部分省(市)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首先要把农业稳住,把农村的事办好,珍惜、保持和发展农业农村来之不易的好形势。2007年山东省生产总值2.6万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74亿元,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07年山东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推进涉及民生问题的制度建设,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    

材料二: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切实改变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积极出台新举措,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让人民生活的更加踏实,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和使命。    

(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发展社会事业的经济意义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使财政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促进山东省社会事业的发展?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应怎样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1. A 2. D3. B 4. C 5.6. A

7.(1)财政支出用于交通这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大气、环境的治理,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方便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财政支出用于"一老一小"医疗保险,为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物质保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  

(3)国家要履行政治职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履行经济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履行文化职能,组织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实现教育公平;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8.(1)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①财政要发挥更大作用,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要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②必须加快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③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政策;④在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充分发挥财政等手段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3)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还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要正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要适时出台新举措,力图解决新问题。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着力解决社会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应在紧紧依*本国人民的基础上,借鉴别国的经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③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要学会优化结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切实发展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实现人民生活更加踏实的目标。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克服困难,采取措施,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让我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以下还有其它三个热点。如果您想查看完整资料请点击这里下载

(一)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

(二)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