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课、上自习乱讲话 这种现象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违纪现象。而这种现象一旦任其发展,形成风气,就有很大的破坏力,使班级混乱,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必须规定课堂、自习不准说话,上课和自习的任何说话行为都是不允许存在的,班主任在管理上不能心慈手软,网开一面。 这个过程需要值班老师的管理,需要班干部的管理,更需要班主任勤检查、勤阻止,把讲话的危害讲清楚,把“讲话”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2.迟到、早退、请假现象 迟到现象主要存在于早操、饭后、自习、集会等时间,而早退一般存在于早操、集会、集体活动、清洁卫生等活动结束前。这种现象不是一天中突然形成的,而是首先在个别学生中出现,并且像传染病一样逐步蔓延、扩散。这种现象既影响班级的外在形象,更会对良好班风形成产生消极作用。 对于像早操、集会、自习、上课等迟到现象,既要在纪律制度中体现,更要有检查、落实,班主任对各种迟到现象都应问清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目的要学生明白迟到会给班级带来不良影响,会对班风建设带来损失。 而对活动中的早退现象,采用落实任务到人的方法,像卫生清洁,每组人员固定,工作职责明确,完不成自己的任务不能离开,杜绝早退现象。请假现象要从严掌握,有些学生会以自己有病、家中有事等理由请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因此,学生请假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以核实情况。对于病假,要有医生的诊断证明,并坚持三级把关,从严控制学生的请假行为。 3.不按时、甚至不完成作业现象 对于作业,要求科代表每天收缴作业时检查是否交齐,如果缺交,一是问清当事人原因,二是报告科任老师,由科任老师催交,三是由学习委员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对作业欠交的学生逐个过问,找出原因,提出今后改正的具体措施,对几次出现作业欠交的学生与家长及时联系共同教育帮助改正。 4.贪小便宜现象 学生中有时会出现丢失学习用品、饭票、现金等现象,丢失东西会给学生带来烦恼和不便,影响学习,还会对班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要先让学生尽量保管好自己较为贵重的东西。再则,在班内讲清贪小便宜行为的危害,小到会在小群体中被同学孤立,大到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用思想道德观念教育约束学生,鼓励有贪小便宜行为的同学把拿到别人的东西悄无声息地放回原处,或者放到失物者能看到的地方。 若班主任查清是某位同学干的,要在最小范围内解决问题,给该同学留有自尊,促其自爱。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