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 某老师上课,课堂纪律极差,学生乱糟糟一片。老师将学生训斥一番,然后转身往黑板上写字,底下的学生马上又乱作一团了。 老师当然很生气,继续训斥道:“你们太过分了,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你们的父母将你们送到学校是为了你们能够考上大学的,即便不为你们自己着想也应该为你们的父母想一想!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一名学生爽利地站了起来,很是理直气壮的说道:“老师,我们不是人!” 你是老师,你为这样的话震惊吗? 2.事后 学生会说出这样的话,我想任何一位老师听到都会感到吃惊。碰到类似的现象老是往往会更加生气,男老师一拍桌子:你们的课我不上了,让你们的班主任来管管你们!女老师则无可奈何,捂着鼻子一溜烟跑出了教室。 剩下的学生们分为两大类,一类学生继续玩了个愉快,他们可能开始用课本砸起仗来了;另一类学生感觉甚是过意不去,认为说这句话惹老师生气的那位仁兄太有些过分了,内心开始思考起来。当然,也可能会有班干部跑出教室一是安慰老师,一是迅速去找班主任。 3.问题 这样的事情反应的问题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该班纪律确实是差到了一定的水平了,任课老师管不住学生,或者说学生不听任课老师的话了; 第二,班主任需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下些功夫了,学生表现出了目标缺失的状态,没有目标自然就无所事事了; 第三,任课老师的水平也有些问题的,方法不当可能是造成问题的直接原因; 第四,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受到这类学生的严重影响一起倾倒,一部分想要学好的学生却无能为力; 第五,家长和老师的过高期望给学生带来无望,在明白的知道完不成强加的任务的时候,他选择放弃。 4.心理状态分析 在实践中,说出这样的话的学生只是一个人,但有类似的思想和想法的却是一类人。我们必须留意到其中的共性。 第一是无知者无畏。这样的学生往往是成绩极差的,成绩极差的学生里面有一部分是品行和习惯也是极差的,只有一少部分是因为智商问题导致成绩差却有着极好的人格。这样的人无知是显而易见的。 考试对于他们来讲只是一种折磨,开考铃声一响,睡觉开始,交卷铃声一响,胡乱写几个选项完事。他们什么都不怕,家长和老师在他们心中只是一种为其提供玩世不恭的对象和场景的道具。当然这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讲是很可悲的,但也是极其无奈的。 第二是失败导致失败。我们习惯上讲失败是成功之母,事实上大多数失败带给一般人的是更大的失败。失败令人气馁,失败令人垂头丧气,失败令人一蹶不振,他距离成功的路很遥远。 在失败的环境里长大的人,经历的太多的失败之后也就不再把失败当作一回事,变得无所谓了。当一个人一旦对失败无所畏惧的时候,那么你对他进行一番羞辱他也会感觉无所谓,羞耻心已经丧失殆尽了。 第三是目标的缺失。人生不能没有目标,否则只会是随波逐流,无所事事,一事无成。但是当一个人对于成功没有渴望的时候,就不可能有什么目标了。 玩世不恭就是他最明显的人生态度。其实他们在最初也是有理想的,只是后来的体验让他逐渐放弃了对新的目标的追求,家长和老师的目光以及态度会让他重新树立的标杆一下子就倾倒了。 第四是需求和收获的错位。每个人都是有需求的,我们的学生最初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他对老师和同学有着自己的设想和期望,他的内心布满了新奇感,也有足够的走伤心的奋斗道路的预备。 他需要快乐,需要新的知识,需要新的朋友,需要新的提样,但是,没过多久,他又回到了原有的状态当中去了,因为,他发现,他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找不着。既然找不到也就不再继续寻找。 第五是长期养成的坏习惯。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改了它,真的很难。有心理学家说,一个动作重复21次就可以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习惯了,还有说不管什么事情坚持21天习惯也就可以养成了。 实践中这些都是不够理想的。除了改变旧习惯养成新习惯的的困难之外还有习惯的反弹性也给我们设置了障碍。在这里,耐心和爱心是必不可少的,正确的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