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评析 瑞安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试卷总体评价 (一)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指引学生扎实提升语文素养。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考查涉及字音字形大部分为学习与生活常见的但易错易混淆的字词,即便稍显生僻的“狷介”也出现于《论语(选读)》中的《中庸之道》,而其中的“青睐”一词则出现在《咬文嚼字》整理出的《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中。而熟语运用题中出现的“管中窥豹”“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不靠谱”“了如指掌”都是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病句类型更是涉及最常见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三大类。而《论语》涉及的考题要求写出的熟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文言文阅读部分,第18题的D项“儿之成,则可待乎” 则考查了学生对高中所学课文的熟悉程度。学生如熟悉此句语境,就不会把感叹理解为疑问语气词。第21题的文言文翻译句子,涉及的实词与虚词都比较常见。“形骸” 一词看似有难度,其实见于《兰亭集序》中的“放浪形骸”一词;“方寸”一词多数学生很难准确翻译,其实就与常用的成语“方寸大乱”中“方寸”的意思是一样的。 (二)区分度大的题目考查学生个体差异,很好地发挥了选拔性试卷的功能。 第5题延续去年高考题型——排序。句子的数量不多,但对内容上的理解要求较高。部分学生在第5题做题时对句子之间内容上的连贯关注不够密切,易被一些所谓的“标志性”的词迷惑。如很多学生将第三句放在第一个位置,虽然这样使得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都变成 “思维教学的目标”,但它们并不存在转折关系,这就说明了学生对文字内容上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第8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题目设置非常灵活。关键在于对“必要条件”的理解。从第一段内容来看,A、B、D都属于“必要条件”,唯有C项所讲的“经济活动参与者都确信其他参与者是公平的”是不确定因素,即使具备了前三者,也未必能使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都确信其他参与者是公正的,原因是“每一个游戏者都是具有复杂心理情感和意愿的个人”。 而第9题的B项中的“积极作用”也难倒了很多应变不够灵活的学生,其是否有“积极作用”的答案贯穿在整个文段当中,需要很灵活的地根据整个文段来推断,而不是能简单地找到某一对应的原句来判别正确与否。 再如两首宋诗的鉴赏,题目没有直接提示从“语言”“形象”“手法”“情感”四个主要角度进行考查,而是提出一可供发挥余地很大的要求“结合诗句内容分别赏析其妙处”。这就难倒了一部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结果就出现一些学生不得要领不分层次答题的情况。 (三)题目内容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特色,显现了语文学科的生动与亲切。 第6题是常见的“一句话新闻”题型,其材料体现了最新的社会热点。第7题要求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特点及内涵,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必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正印证了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了解此类信息的学生在回答此类题目时占有明显的优势。实用文阅读其材料内容也涉及了当今社会极受人关注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建设问题。特别是第11题,命题者的要求让人读来亲切,用“请你代作者对现代市场经济说一句提醒的话” 而不是生硬的“请你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之类的话来引导学生答题。 文言文阅读语料选用了《与元微之书》,此文不同于司空见惯的传记,也不同于思维缜密的说理散文,它能让学生在考场上再一次领略古人行文的精妙之处,可以说这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一次穿越历史的旅行。而作文更是要求学生去关注内心,关注我们人类自身,因此只要学生真正地进入自己的内心,就能写出最真实、最富真情的作文来。 二、答题情况及分析 瑞安中学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答题情况
结合以上数据及学生具体答题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易混淆的字音字形面前,部分学生仍然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可见平时在掌握时,以识记为主,而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或者面对一些常见的易错字时,没有敏感度。 2.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完整提取,在搜索信息并进行整合时还缺少全面把握的能力。 3.做图文转化题时,照抄题干,没有依据图片写出自己的看法。具体表现为:第一,不能达成特点和内涵的统一。比如,第7题要求抓的是海宝“蓝色”的特点,写的却是“欢迎世界各地人民”的内涵。第二,不能准确把握图片特点。比如把海宝“竖起的大拇指”看成是招手的动作。第三,内涵过于肤浅。许多学生只理解到海宝表现出对世界欢迎的姿势。第四,语言表述不够规范通顺,有语病。这反映出某些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对于会徽、吉祥物、会标之类的图形的解答还不得其要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学生的“准确”阅读习惯尚未养成,阅读停留在“模糊”状态。做题的灵活性不够,对文章的阅读缺乏整体意识,阅读时不能整体地深入理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答题顾此失彼,不能做到多角度分析全面把握,如大部分学生能理解“插叙”之补充说明的作用,也能结合具体语段进行简要分析,但是不能从结构上的作用这个角度来答题。另外,也有许多学生对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把握出现偏差,片面认为人物的进步或落后的一面,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这位先生”的性格变化,对人物的理解不全面不到位。如只理解到“这位先生”虚荣、喜欢炫耀、固步自封、无知的一面,而没有思考他勇于走出去的性格特点,或只看到他勇于实践、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的一点而忽略其他。 2.对文本主旨理解的不准确甚至不到位。出现了“如要正确对待自己,不为满足虚荣心而自欺欺人”“我们要珍惜上一代所传下来的经验教训”“学习知识不能如此死板”“我们应对自然怀疑敬畏之情”等理解。 (四)古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1)第17题13%的学生选择了错误项B。其实正确项D中的“封”字是可以根据语境推知应该是动词义项,选择肢提供的名词义项明显错误。 (2)第18题26%的学生选择了错误项D。对选文中“乎”的理解有误。其实正确项A中“于”所在的两句话的语境相似,学生不应作出错误判断。 (3)第19题34%的学生选择了错误项D。这个题目必须联系上下文语意,把握句子的结构特点,比较省略成分补出前后句子表意的差异,比较调换其它省略成分后句子表意的差异。 (4)第20题14%的学生选择了错误项B。选项中的错误设置在局部的评述之中,但学生不能细细体会;也没有在大体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将各项赏析回归于相应语段互为参照,在比较中辨析其正误。 (5)第21题反映了学生的文言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能力以及整体文意的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出现的主要问题: Ⅰ关键词译错。比如把“自”理解为“自己”、“亲自”等,把“形骸”理解为“身形骸骨”等,把“方寸”理解为“狭小的地方”等,另外还有把“仆”理解为“你”,把“涉”理解为“涉足”“跋涉”等。 Ⅱ整体语句翻译不通顺。对“弥”基本上忽略不译或理解完全错误,“所好者”所字结构没体现,“终老”直接搬用。 2.宋诗鉴赏 第22题答题中出现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1)表述不当。错例:赵诗流露出一种“悲愤、悲怆”的感情。这里“悲愤、悲怆”的表意程度过深,均不给分。 (2)搭配混乱。错例:翁诗则流露出一种“悠闲 无聊”、“闲适 落魄”的感情,这里回答的两个词相差太大不给分(有些还一连串写了三四个词),但若是基本属于同义词的,也给分。也有写成“无所事事的感情”“心情低落的感情”“荒凉的感情”等等。 (3)表达笼统。错例:赵诗流露出一种“消极”的感情。翁诗则流露出一种“积极”的感情。还有写“悲秋、哀秋”;“喜秋、赞秋”。 第23题答题中出现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审题粗糙。题目要求赏析的侧重点在“末两句”,而一些考生都作整首赏析,主次不分,有些甚至还偏重于开头两句。 (2)套话连篇。整段话几乎是专用语的堆砌,而几乎没有具体切题的分析。 (3)单纯翻译诗句。这些考生只把诗句化为散句表述一番,而没有从意境、炼字或手法上去体现两首诗末两句的“妙处”。 除以上几点之外,有相当部分的考生对第二首诗情感的把握不当,如在22题第二问中也回答为“苦闷”“沉郁”等,导致第23题的赏析跟着出错。 从以上答题情况看,目前学生对诗歌情感把握的尺度还欠准确,对诗歌赏析还缺乏要领,或者就是望文生义,在瞎琢磨。 4.《论语》(选读)阅读 (1)第一小题得0分的较多。有的学生放弃答题;有的学生表述中出现了错别字,如把“严”误写作“言”;还有的写出只写出了这个八字熟语的前半句或后半句。 (2)第二小题大多得2分。大多数学生选择同意孔子观点,但有的只分析孔子为何不同意“以德报怨”,有的只分析孔子为什么主张“以直报怨”,而没有全面分析。也有一部分学生得0分,他们或把“德”理解为“道德”、或把“直”理解为“直接”,这些反映了学生掌握和巩固环节的不足。 (五)作文 1.抽样班级为理科班1个,文科班1个,平均得分分别为41.7分和40分。理科班有6人偏题或离题,文科班有15人偏题或离题。 2.大部分同学可以结合四则材料得出准确的关键词“我”和“内心”,再根据题目“看”,确立构思基本思路——关注内心或认识自我等。但是也出现一些偏离题作文。一部分学生只挑选了材料中的一则来组织全文,有的看到题目“看”,结合材料得出的理解,如“用自己的心去看”“怎么去看到内心”“最重要的是看到真实”“去看外面的世界”等。由此可见,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下阶段的教学建议 (一)加强研究意识 在研究考纲,研究历年高考卷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研究学情,真正从学生实际的学习困难出发,研究出更科学更有效率的教学方法。 在常见的字音字形面前,为什么学生还是一片模糊?虽然这与人的记忆周期有关,但我们也不能不拷问我们的教学方法:在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与背诵的同时,我们是否教给了他更科学的掌握方法?因此在复习字音字形时,引导学生将字音字形与汉字背后的含义联系起来记忆,并反复记忆。如“蜚”与“斐”,“蜚声”中的“蜚”同“飞”,因而“蜚声”就有了“扬名”的意思。与其相似的词还有“流言蜚语”“蜚短流长”,其中的“蜚”都有“飞”的意思。而“斐” 是“有文采”的意思,如我们在《论语》里学过的“斐然成章”。这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勤查资料来记忆积累。如“青睐”一词,由于其有“喜爱或重视”的意思,我们很容易就会将“亲睐”理解为正确,因其中的“亲”让人联想起“喜爱”等意思。如果学生了解阮籍“青白眼”的故事,那就真正理解“青睐”的意思了,自然也就能准确掌握字形。 为什么学生在阅读外国小说时,难以把握主旨。由于外国小说学生平时接触的比较少,再因外国小说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及语言风格与中国小说的巨大差异,造成学生阅读上一定的障碍,进而影响其对小说主旨的准确把握。在下阶段不断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短篇外国小说,应该可以有助加强学生通观全文,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准确地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 (二)加强训练意识 针对学生复习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我们要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如学生在做诗歌鉴赏题目时,答题不够规范,赏析没有层次。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规范答题的模式进而进行答题训练。像赏析手法类题目,一般需要训练学生从挑明诗法、引诗解说、揭示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解答;赏析形象类的题目,一般需要训练学生从概括形象特点、引诗解说、揭示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解答;赏析炼字的题目,一般需要训练学生从其在营造诗歌意境和表达情感两个方面来回答,有时还要注意其有无修辞。这样可使学生将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内驱动力,成为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 实用类文本阅读方面,学生做选择题常存在跟着感觉走、不从原文找信息的问题,在主观题中常存在语言过于花哨、表述不够准确全面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训练学生细致阅读,在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来辨析,做到“一一对应”。主观题需要强化平实表达的意识,要求所表达的句子中的各个关键元素与原文的一些关键性的概念保持一致。 文言文阅读中,学生虚词的掌握特别差,而常用实词的多个义项掌握也不够全面。针对这一问题,要结合课文典型例句将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典型意义和用法进行记忆反复巩固。如“倍”字,其四个重要的义项都可以让学生在所学课文找到想对应的例句。如; 1.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加倍)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通过这样的训练来掌握重点实词与虚词,学生在考试时更容易唤起记忆,能快速地从自己熟悉的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字词,进而回忆起相应的义项,最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推知该实词或虚词的意义用法 (三)加强热点意识 在每一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我们都能找到近一年社会上重要的时事热点的影子。虽然时事热点在语文卷中的出现只是发挥了提供语言环境的作用,与在社会政治学科中的作用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很多语文知识的考点都是融合在这些时事热点所营造的语言环境中的。如果学生对语料中所出现的信息比较熟悉,对其解答题目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下阶段老师多关注身边发生的热点问题,从报纸、电视、网络等多个渠道中撷取文化、医疗、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巧妙设计有探讨性的题目或人文性特别强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表达、专题探讨、拟写作文等训练。 以上所述,是我们备课组的一点粗浅的看法,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