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高校自主招生改在高考后的利弊2013-3-5 10:14: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高校自主招生改在高考后的利弊:我们注意到,高校自主招生时间可在各校录取分数线划定之后进行,按一定比例在低于本校分数线的考生中甄别挑选“可造之材”。

  一、高考后自主招生方案的提出

  提起自主招生,大家一定会想到“华约”、“北约”、“卓越同盟”等。他们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展开了一场争夺优秀生源厮杀,在三月份已告结束。目前各个高校认定的获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已经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这部分考生只要在顺序志愿的第一志愿或者是平行志愿的第一顺序填报自主招生学校,就能够获得不同幅度的提档优惠条件。

  晨雾今天要提到的是东北大学发布的《东北大学2012年辽宁省“综合评价录取”(自主招生)招生简章》。这是东北大学2012年面对辽宁省的“综合评价录取”自主招生改革。这个自主招生改革无论从学校的层次,还是覆盖的范围,都比此前“华约”、“北约”、“卓越同盟”影响小得多。在全国的考生和家长也许根本就“看不上眼”。然而在晨雾看来,在自主招生改革的进程中,东北大学2012年面对辽宁省的自主招生改革是2012年自主招生诸多事件中最最灿烂的一个亮点。

  那么东北大学的这个自主招生改革有什么不同?表面看起来只不过是把自主招生面试考核时间推迟到高考之后,取消自主招生笔试,以高考成绩替代笔试成绩。有什么“灿烂”之处?

  最早披露东北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是2011年12月20日《沈阳日报》的一篇很短的报道《东大2012年对辽宁考生自主招生政策有变》,几乎不会引人注意。一方面东北大学既不在什么联考同盟里面,也不是什么格外引人注意的大学。在自主招生的大潮中,它发出的声音几乎被淹没。另一方面,它的这项改革举措只限于本省考生,影响面非常小。但是晨雾当时就觉得非常值得关注。当时沈阳日报的报道如下:

  12月19日从东北大学招生办公室获悉,东北大学2012年自主招生方案正式出台。该校2012年对辽宁考生自主招生政策有很大改变,招生时间推迟到高考出分后,我省考生无需参加今年寒假期间东北大学对外省考生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

  据了解,该校2012年对辽宁考生的自主招生时间推迟到高考填报志愿结束、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在高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素质面试考核,以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和学校综合素质面试考核成绩为基准进行综合评价选拔录取。详细方案将在2012年5月初公布。记者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了该校综合评价录取的一些具体情况。

  该校2012年在辽宁招生录取时,在统招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单独增加招生计划开展综合评价录取试点工作。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不占用该校在辽宁初次下达的招生计划,具体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数将在2012年5月公布。

  考生可以在高考填报志愿结束、高考出分后,本着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东北大学综合评价录取。报名时间初步安排在6月26-28日,考核时间在7月1日左右。该校考核时只进行面试考核,取消了往年的笔试考核。面试内容为综合素质考察,主要考核平时知识积累,考生无需刻意准备。未被该校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参加本科第一批次及其以后批次的录取。

  就是这么一篇短短的媒体报道几乎被人忽略 -- 东北大学对辽宁省考生的自主招生推迟到高考出分之后再报名,取消笔试只需要面试。虽然具体细节方案要到2012年5月之后才会公布,但是这段小新闻在晨雾当时看来,是迄今为止2012自主招生众多新闻中最最灿烂的一个亮点。其意义远比诸多名校推出的那些让人眼花缭乱毫无新意的“特色计划”要大得多。东北大学的试验成功对于自主招生未来的出路具有指导意义。

  其实早在2011年3月份,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控江中学校长张群就建议高校自主招生时间可在高考后各校录取分数线划定之后进行,按一定比例在低于本校分数线的考生中甄别挑选“可造之材”。而东北大学可贵的是在2012年把这个建议在局部进行实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如果实施成功推广开来,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会有重大的推动。这是一件对考生、高校、中学、家长都有好处的事情。对这项政策的优点以及可操作性,晨雾2011年3月7日写过一篇文章《自主招生新思路的探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我们在这里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我们首先看看:

  二、自主招生移到高考之后进行有什么好处?

  1.对考生来说,由于自主招生的时间移到高考成绩发布之后进行,所有考生,无论是高分层次的,还是低分层次的,都没有必要再为自主招生去忙碌。一切等到高考完成之后再说,考生不会过早地“被迫”卷入自主招生“大战”,真正减轻了考生的压力。(顺便说一下,2012年由于教育部发文对自主招生比例的严格限制,耗费精力被“卷入”自主招生而最终毫无成果的“陪榜”考生最多。)

  2.对中学来说,由于自主招生的时间移到高考成绩发布之后进行,所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都不会被自主招生打乱。中学在高考之前可以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教学和考生复习。

  3.对高校来说,由于自主招生的时间移到高考成绩发布之后进行,面对刚刚新鲜出炉考生成绩,我相信如果哪一所高校还有兴趣去专门设计一套难题再次对自主招生考生进行二次笔试,我们就要查查校长的脑袋是不是真的进水了?高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笔试以外的简单有效的途径快速甄别考生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笔试成绩反映不出来的潜在能力。

  4.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由于自主招生的时间移到高考成绩发布之后进行,免去了既担心不搞自主招生,不思改革,受到“一考定终身”的质疑;又免去了担心高校自主招生不断扩大化,遭到来自民间的“不公平”的质疑。同是减少了为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考生进行公示等一系列的事务性工作。

  5.对家长来说,由于自主招生的时间移到高考成绩发布之后进行,辅助孩子完成高三学习和高考更加从容。家长们不必考虑主动或者被动卷入自主招生大战,不必考虑参加哪个“联盟”,不再受到生怕参加少了“吃亏”,参加多了又心疼孩子的那种矛盾心理的煎熬。家长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高校和专业的选择。填报志愿也不必顾及自主招生的影响。家长们站在室外的雪地寒风里,孩子们在教室一考就是连续12个小时的那种场景不会再现。

  自主招生的时间移到高考成绩发布之后进行是否可行?可能出现哪些情况:

  三、自主招生移到高考之后有利的方面

  1.高考成绩发布之后,大部分考生都能够大致了解自己被所填报志愿高校录取的把握有多大。晨雾在文章《自主招生就是“生源大战”》 以2010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为例,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获得清华北大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中的大部分实考成绩就能达到清华北大的提档线。换句话说,假设他们没有参加自主招生,他们也能凭实力考取清华北大。 这些考生被卷入自主招生大战,完全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担心自己万一考试发挥失常,希望通过自主招生来弥补;二是“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媒体报道,某些中学的重点班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参加自主招生,不参加者反而成了“怪物”。但是如果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看到成绩之后,大部分考生将不会再考虑参加自主招生。这里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高考成绩发挥正常或发挥极佳的考生,仅凭实考分就足以进入一志愿学校;另一部分是即便获得自主招生优惠条件,也达不到一志愿学校的分数线。这第二部分考生在现行的自主招生规则下纯粹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卷入”的“陪考者”。这两部分考生从自主招生大军中退出的结果是:自主招生的人数规模将大大减少。这有利于自主招生的操作。

  2.高考成绩发布之后,高校已经没有必要再组织一次笔试。这就大大降低了自主招生的成本。另外由于高考作为一种国家行为的规格是最高的,实际上是用高考替代了自主招生的选拔笔试。公众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公平公正性的质疑也会降低。高校自主招生需要面对的群体也会缩小很多,便于其选拔。高校的自主招生只需要关注并发现那些凭实考分数录取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自身具备某些潜在能力或者专长的考生。而那些高分考生已经凭实考成绩被高校圈定,高校也不必再担抢生源的“罪名”。高校的自主招生很可能成为一种一面试、小型活动等方式为主的考核。高校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3.事实上,我们观察一下近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十几所港校在大陆自主录取考生的方式就很类似。他们在大陆高考之前开始或者完成报名,高考后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提出面试名单,在每年6月底之前完成面试,7月初大陆提前批次开始录取之前必须完成录取。他们每年都很成功地招到十分满意的学生。说明这种办法具有可行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