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新课标Ⅲ卷) 诗歌的对比阅读(命中 44分)
【高考真题】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第9题——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新课标Ⅲ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down/2016-6/9/2167798.shtml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命中试题一】【Ks5u首发】——四川省成都市某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高考热身试题语文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8-9题。(5分) /down/2016-6/2/2161912.shtml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①元和十四年,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直言极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此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②篇章: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前人评价此诗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请分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与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两句诗的同工之处?(5分) 答: 【答案】 (1)1、 两句诗中都运用“横”、“拥”,“悬”、“浸”等动词,凸显了路途中的险阻,描摹出环境凄苦的画面,形象巧妙,富有动态感。
【命中试题二】【Ks5u试卷】——四川省雅安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模拟(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down/2016-5/24/2152465.shtml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于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词人。 9. 本词的下片与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答案】同:都抒发了对达官贵人醉生梦死不顾国事的讽刺,都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沉忧虑。(2分) 异:①本词抒发了对戍边士卒的深切同情,对不思抗敌者沉湎歌舞、贪图享乐的强烈愤慨,对驱除侵略者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2分)②《泊秦淮》主要表达了对统治集团腐败昏庸的讽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2分)
【命中试题三】【Ks5u首发】——云南省玉溪一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试卷语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 /down/2016-5/30/2158480.shtml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长安春望 卢纶①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②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①卢纶: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来年中进士,旋即安吏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唐诗解》:“此长安遭吐蕃之乱。代宗幸陕,纶时在京而作。”②千门:代指京城。 8、本诗和杜甫《春望》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①景色不同。卢纶描绘的是京城内的春意、壮观与衰飒,而杜诗突出的是国都经历战乱后的残破、荒凉。(2分)②手法不同。卢诗运用拟人手法,以“闲”写出春草的自由、舒展,反衬诗人内心思乡的愁苦;杜诗运用对比和移情于物的手法,突出山河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感时恨别的感情。(3分)
【命中试题四】【Ks5u首发】——云南省玉溪一中2016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试卷 语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 /down/2016-5/17/2145231.shtml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注:此词为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所作。“水晶”二句,喻胸中豪气喷薄而出。
9、面对“天上宫阙”“玉宇琼楼”,与苏轼的另一首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比,本词中词人流露的情感有什么不同。(5分) 【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东坡对美丽的月宫是向往的,又有所顾虑;本词中东坡对美丽的月宫则只有向往之情。(2分)在本词中,不仅月宫是美丽的,月宫中的生活更是自在惬意的,人在清凉之地,可“乘鸾来去”,可下望“烟树历历”,这样的生活让词人向往;词人想直接乘风而去,并想象要在那月宫将横笛吹得响震天宇,更将向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热烈的不可抑制的向往之情,正是词人对现实中自由美好生活渴盼的流露。 【命中试题五】【Ks5u首发】——四川省成都市外国学校2016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卷2 语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down/2016-5/31/2160171.shtml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荆卿里 荆轲山(其二) 清·袁枚 清·尹礼 水边歌罢酒千行,生戴我头入虎狼。 豪气无论剑不疏, 力尽自堪酬太子,魂归何忍见田光? 祗缘生劫一筹迂。 英雄祖饯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 图穷即断秦王首, 匕首无灵公莫笑,乱山终古刺咸阳。 千载应传好丈夫。 9、两首诗对荆轲的评价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相同:两首诗都赞美了荆轲精神和壮举;(2分)不同:袁诗赞美中有同情,将刺秦失败归因为“匕首无灵”;(2分)尹诗赞美中重批评,认为荆轲“生劫”秦王的想法是“迂腐”的。(2分)
【命中试题六】【Ks5u首发】——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热身适应性考试(一)语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down/2016-5/26/2154635.shtml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8~9题。
[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一炬,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中吕]山坡羊·长安怀古 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8、《骊山怀古》《长安怀古》都是怀古小令,却表达了不同的主旨。《骊山怀古》批判了什么?《长安怀古》表现了什么?(5分)
9、这两首散曲的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请作具体分析。(6分)
【答案】8.《骊》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奢侈行为和为争夺政权而残酷厮杀的行径。《长》表现了作者在抒发兴亡之感的同时夹杂着人生无常、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消极遁世思想。 9.二者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骊》以荒凉的“草、树”等烘托阿房宫的破败,来批判封建统治者的奢侈生活。《长》通过骊山渭河险峻的形势和壮丽景色的依然如故,与狐跑兔走、草木丛生、荒芜颓败的古都景象形成对照,来表达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悲愁。 【命中试题七】【Ks5u试卷】——四川省宜宾市2016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B卷)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down/2016-5/10/2137164.shtml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6分)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于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词人。 9. 本词的下片与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答案】9、同:都抒发了对达官贵人醉生梦死不顾国事的讽刺,都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沉忧虑。(2分) 异:①本词抒发了对戍边士卒的深切同情,对不思抗敌者沉湎歌舞、贪图享乐的强烈愤慨,对驱除侵略者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2分)②《泊秦淮》主要表达了对统治集团腐败昏庸的讽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2分)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