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2017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北京卷) 第37题 共命中14分 http://ks5u.com/down/2017-6/8/2743431.shtml
【高考真题】 37. 材料三 古人云:孝者,“百行之本”“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材料四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同为人类,同做人事,没有什么恩,也没有什么德。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吴虞《说孝》(1920年) 材料五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孝亲尊师善待人”——《中小学生守则》 (3)阅读上述材料,对“孝”这一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14分)
【命中试题】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http://ks5u.com/down/2017-5/14/2695201.shtml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孝经》开宗明义地说:“夫孝,德之本也。”从周代至春秋,孝的初始含义主要是尊祖敬宗,另外还包含生育子女、传宗接代。春秋至战国之际,经过儒家的阐释发挥,“善事父母”最终成为“孝”的核心内容。孔子把孝的含义归纳为三:一是无违;二是能养;三是有敬。曾子绝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将孝道与忠君联系为一体。使之成为政治原则。而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则从实践上使其政治化,孝由此成为“以孝治天下”的工具。“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将本来规范血缘家庭的伦理范畴变成国家的政治哲学,严重地扭曲了孝的本义。在封建社会后期,竟得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的残酷结论,其精神实质已经背离了传统儒家的孝道原则。 ——摘编自卢明霞《当代中国孝德研究》 材料二 要使现代人其正从感情上接受孝现念,就必须让孝德回归到家庭伦理的地位,仅仅作为—种子女对父母的爱,消解其在社会生活领城和政治领域中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生法已退为多层面生活之一,不再是生活的全部。因此, 孝德的修养亦非个体道德生活中的核心与全部。在当代,孝德与其他德目应该是并列的,共同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今天,对父母的孝敬应该从现实出发,主要是重感情,重赡养,不应该追求繁琐的礼仪和不近人情的形式。尽管今天的孝行还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但是决不应该拘泥于规范,而应该以使父母安乐幸福和尊重老人的意愿为原则。 ——摘编自卢明霞《当代中国孝德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孝德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社会孝德变化的原因,并筒要说明当今社会弘扬孝徳的意义。(15分)
【答案】 (1)特点:①内容为尊祖敬宗,传宗接代,核心为善事父母;②礼仪繁琐、不近人情(复杂化、繁琐化);③严重的等级观念;④孝道与忠君治国相结合(“以孝治天下”的工具,政治化);⑤虚伪化、形式化,社会教化;⑥孝德内容发展渐趋广泛。(10分。答出5点即可) (2)原因: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②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③当代社会家庭结构(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④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⑤孝德教育的缺失;⑥西方伦理文化的冲击。(9分。答出3点即可)意义:①弘扬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孝文化,使人老有所养;②强化亲情,有利于家庭和谐;③感恩行孝有利于弘扬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④家庭团结与和谐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⑤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分。答出3点即可)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