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告了我国建国以来实施了50多年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这一时代的结束,中国从此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代。
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一、经济学基本原理解读
人民币升值,在本质上讲是对人民币自身价值含量的重估。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本身的价值即含金量发生了变化,对中国的老百姓而言,人民币升值,表明自己的钱更值钱了。这是市场经济杠杆发挥基础作用的具体体现。
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如果长期执意不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长期汇率不变,币值固定,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更大。人民币是一种货币,货币是特殊商品。是商品其价格都会围绕价值上下起伏,是商品都会有价格变动。这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因而,此番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毫不足怪。因为汇率浮动,币值升降,本是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意。
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外贸方面,有利于中国进口,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
2.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提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能力
3.为中国争取更好的国际环境 4.带动我国股市的上涨
5.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6.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7.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 8.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更加灵活,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9. 降低我国发生通胀的可能
10.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增加我国百姓的财富效应
(二)、负面影响
1.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2.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伤害 3.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4.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
三、教材知识联系
(一)经济分析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价值规律的作用
3.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4、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5.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6.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
7.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8.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9.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10.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11.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职能
12.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13.外汇汇率升高和跌落。
人民币也有汇率——外汇汇率升高则人民币汇率跌落,反之亦然。
汇率变化对外贸的影响: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有利该国商品出口,不利进口;反之则不利出口,有利进口。
一国可利用自己的国际储备(黄金和外汇储备)来调节汇率。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债务的外汇积累。
14.为什么说出口贸易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1)出口贸易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2)出口创汇的规模制约着利用外资的规模。(3)发展出口贸易有助于加速我国生产企业及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4)发展出口贸易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
15.进口的作用:
(1)出口创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国外进口我们所需要的商品,没有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也就失去了意义。(2)进口往往还能带动出口,因为进口本国缺少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原材料等,可以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就能增加出口。
16.为什么要对外开放(有什么好处、作用)?
(1)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提供市场、调济余缺、加强交流与合作)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调济余缺、发挥比较优势、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3)是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