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由各地优秀试卷中,选择优秀试题组成,题目新颖度高,测试效果良好,可用于高一年级的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0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平王东迁洛邑是西周定都关中以来我国政治中心的第一次东迁,其东迁的主要原因是
A.关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B.洛邑位于中原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关中
C.周王室在与西部少数民族的较量中失利
D.平王认识到中原战略位置比关中重要
2.(湖南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月考)公元前338前,刚继位的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史记·商鞅列传》中记载: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最后无处可去的商鞅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秦国
A.变法深入贯彻B.变法遭到反对
C.变法违背民意D.变法最终失败
3.(山西省实验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唐朝一人漫步在长安繁华街市上,他可能看到的有
①“新罗坊”有人在写诗
②在商店里出售烟叶
③西市里卖珠宝的波斯店生意兴隆
④许多外国人如大食人、新罗人甚至于非洲黑人在长安生活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C.变法违背民意D.变法最终失败
4.(山东荷泽高三历史第
一轮复习同步检测)读下列历史文物图片,分析此组文物图片最能反映出的主题是
A.唐代民族间的融合 B.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C.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 D.“中华文化圈”已经形成
5.(湖南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月考)宋朝曾指导与契丹族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点改名,如改威虏为广信,改静戒为安肃,改破虏为永静。这种现象应出现在
A.宋夏和议后B.澶渊之盟后C.宋金议和后D.绍兴和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