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 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卷(
语文)
1.下列分别对“无为之为”和“无味之味”的内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前者指老庄的哲学思想,后者指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独有的概念。
B.前者指“无违”,即不违背客观事物的规律,不改变客观事物的节奏,后者指与中
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达有关的古典美学的范畴。
C.前者指“无达迹”的行为;后者指文学的一种最高的境界。
D.前者指“清静无为”,即不贪、不躁;后者指一种“咸酸之外”的“醇美”,即“味外之旨”。
2.下列全部都能证明“无味之味”境界的一项是( )
①任继愈教授曾书赠一幅方斗于我,乃:“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
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③超以象外,得其环力
④平淡天真,自然浑成
⑤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知,是文之真性灵也
⑥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