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江苏省如皋江安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语 文 试 题
2008年1月19日(有详细的解析,推荐!)
.....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晚 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1)在桂林的幕僚生活,成了李商隐坎坷人生历程中一段相对平静的路途。本诗便是到桂林后不久的一个晚上,远离政治斗争漩涡的诗人观景所作。(2)夹城:两层城墙,中有通道,唐长安城内宫、园之间都有夹城相连。(3)越鸟:指南方的鸟。
⑴这首诗中,作者观景的立足点是_______;这首诗,全篇的核心句是_______。(2分)
⑵这首诗中,哪些形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自身命运的联想?(2分)请选择其中某一形象,结合作品的整体情调谈谈,并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⑴深居的高阁;“人间重晚晴” (各1分)
⑵幽草、越鸟(各1分)
以下两点,任择一点
(1)第二联中“天意怜幽草”是说生长在幽僻处的小草,本无人注意,而晚晴的余晖为其平添生意,推想定是天公同情它的命运,特为之放晴。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出身与命运,固然有对过去苦涩的回味,更多的是对目前处境的欣慰、满足、珍惜,颇有感恩的意味。
(2)第四联“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是说因天晴而巢干,因傍晚而归飞,更因晚晴而鸟翅干爽,姿态轻盈矫健。诗人极易由此联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倦鸟得归,托身有所。诗人喜爱晚晴的心态,振奋轻松的状态借“越鸟得归”传达出来,适意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