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猜想
研究近几年来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看出试题充分凸现了三个重视,重视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重视对化学实验中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的考查,重视对实验原理、过程与设计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最后一个重视,命题的趋势大有回归课本的倾向,源于课本,但又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创新。就这一问题,作如下剖析,提供的题目既可作为习题训练,也可作为例题直接讲评,主要要讲清思路和思考点(各校教师个人发挥),以其帮助学生提高应对实验题的能力。
一、源于教材中的某些反应或实验———较高要求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1.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入两个烧杯,小烧杯里放有少量铜片和过量浓硝酸,小烧杯外面倒扣一大烧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
① ;
② ;
③ ;
④ ;
(2) 用该装置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最突出的优点是 。
(3) 若要验证最终得到的气体生成物,最简便的方法是 。
【解析】:本题以教材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设计成实验试题,装置简单但有一定的新意(学生的陌生度较大),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的简单评价能力。(1) ①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变小并逐渐消失;②小烧杯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成绿色;③大烧杯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随后气体颜色又逐渐褪去;④大烧杯内液面上升,水槽中液面下降。(2) 反应体系封闭,无氮氧化物逸出,不污染环境。(3) 轻轻掀起倒扣的大烧杯,进入适量的空气,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证明最终气体生成物为NO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