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生物教案>>生物复习教案

200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实验设计专题复习教案(原创)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旧人教版

使用学科生物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chq.000@163.com

更新时间2008-8-29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一、课本实验(学法指导) 除掌握一些实验技能和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外,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细心体会科学家的设计思路,周密的理解经典实验的全过程。 例1.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答案:C 2.体会课本实验步骤的书写和语言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探究实验的一般书写格式。 例如:(1)《探究酶的专一性》时,用到了表格体现实验步骤,起到简洁明了,跨越语言障碍的作用。 (2)当实验范围很宽泛时,要善于选择一个具体素材着手去设计实验实现实验目的 (3)学会表达。 3.从课本实验中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 两种常用技术 (一)同位素标记: 通过同位素标记能够实现的目标:使看不见的结构(光合作用中的C同化过程)或途径(分泌蛋白)可以看见。如:光合和呼吸中的标记,DNA的标记,分泌蛋白的标记。 例:人类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以后,很快便将它应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为探明许多生命过程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如果用含18O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植物置于光照下。过一段时间,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哪些含18O的气态物质?这些物质是由植物内的哪些生理过程产生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噬菌体浸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可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你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 答案: (1)①O2 光合作用②CO2¬ 呼吸作用③H2O 蒸腾作用 (2)先分别将细菌在含32P,35S的培养量上培养,后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32P或35S标记的细菌。因为噬菌体营寄生生活,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指导合成自身DNA (二)离心的方法: 通过离心可以得到:物质—DNA;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结构—细胞膜 二、实验设计题型的解题思路及典型例题: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也是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