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化学教案>>化学其它

化学:1.2.2《共价键》教案(苏教版必修2)

资料类别教案

其它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苏教版

使用学科化学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syzhx168@126.com

更新时间2009-1-3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共价键,学会用电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常见的几种共价分子。

2.认识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了解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共价键的形成以及共价分子的表示方法

难点:共价键的形成

三、设计思路

本节从初中学习过的关于物质的构成微粒入手,先复习离子键,使学生明确我们学习的离子键与初中学习的各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关系,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分子如何构成微粒?原子能否直接构成物质?这样设计,既使初中的内容和高中必修内容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又能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离子键。

在进行共价键形成的教学时,以氢分子、氯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为例说明共用电子对如何使两个原子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一种类型的化学键――共价键,并指出形成共价键后可以使能量降低,达到稳定结构。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稳定结构的意义,并用电子式举出几个常见的共价分子形成过程中达到稳定结构时如何形成共作电子对的,让学生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由于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相对繁琐,再引入结构式要求学生掌握。

关于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教学,重点是使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模型,最后再引入到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上,学生很容易理解碳原子形成的各种的共价键,甚至可以直接形成物质,这样又回答了本节课引入时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宏观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构成物质的主要微粒有哪些呢?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