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卷中心>>语文试卷>>语文其它

河南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精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资料类别试卷

其它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txywxgl@163.com

更新时间2009-2-6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拜谒屈原祠
 杜鸿
    以一种敬畏的方式,走近了屈原,走进了这座精神圣殿。我的心灵沐浴着一种光辉,沐浴着一种皈依返钵的意味。  
    屈原故里的牌坊立在一片林阴深处。透过树叶,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题留的大字。牌坊旁还有一条小溪,绿树绿叶为它遮去了炎炎烈日,剔尽了芜杂的尘世之嚣。  
    走到祠的山脚下,便开始仰望那位老人的铮铮傲骨。每向他迈进一步,心都要起伏一次。在那群雄诸侯割据的年代,依我之心,本可以做一位回到山野的隐士,何苦站在那汨罗河边,问天索地,忧国忧民,最后以头颅和身躯,撞上了历史的磐钟。他却这样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彻底,非常不可逆转。他还用他的《离骚》,他的《九歌》,他的《天问》,来吟唱心中的爱国之情。他赴身汨罗是在以魂问天。汨罗无辜,江山不幸。通天的爱国之树竟然没有立足的地方。楚天之大,大得放不下一具忠魂之躯。倒是这条名不见经传的汨罗河,成了伟人的归宿。   
    屈原别无选择。作为正直的屈原、大爱的屈原,这是惟一的结果。屈原是一种入世的、积极的人生。而入世的、妥协的宋玉,只是屈子的另一种结果。屈原思想只可能有着一如自身,再就是一如宋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是屈原价值观的必然。他们没有任何其它出路。可是,屈原的伟大,就在于他选择了一种入世的绝对。这就决定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生命观来阐释屈原的爱国行为。他是在用生命呼唤楚国的觉醒,呼唤整个历史走向秩序和真理,好让于他身后的人不再有如他的境遇,同时,他也是在用生命呼唤他的祖国,能有一个放置爱国忠魂的地方。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