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政治教案>>政治其它

2009届高考哲学常识常考考点讲解(第2章)

资料类别教案

其它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旧人教版

使用学科政治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gyzz168@126.com

更新时间2009-2-8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    (1)从古至今的一切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错误观点,虽然也承认物质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和表现,物质依赖于意识,没有意识也就没有物质。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但前者把物质归结某种具体的实物,如水、火、气等,这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后者把物质归结为近代自然科学发现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或基本粒子,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却犯了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特殊概念混同于哲学的具有普遍性的物质范畴的形而上学错误,不仅经不起原子可以再分的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而且也经不起“物质消灭了”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攻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