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导学

语文:1.1.1《季氏将伐颛臾》学案(苏教版08版必修4)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教材版本苏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shasha_@163.com

更新时间2009-4-2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论语》和孔子:

《论语》20篇,内容主要是记孔子的言行。书中称曾子(名参)、有子(名若)为“子”,有人推断,书是孔子死后,曾子、有子的弟子,根据师授编集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先于公元前551(周灵王21),死于公元前479(周敬王41)。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因为宋国的一次政治变乱逃到鲁国, 定居在鲁。孔子的父亲做过鲁国的小官。孔子幼年丧父,过了一段贫困的生活,中年在鲁国做过三个月的司寇。中年以后,他用全部精力从事教育工作,整理、研究古典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学生。

时代背景:

 鲁国“三桓”犯上,是春秋时代各国贵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遍情况。鲁庄公有弟三人: 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三桓者: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三桓”既强,其为乱之时便多了。最大的一次叛乱在昭公之时。据《史记》称,当时季孙氏因与后氏斗鸡生隙,而起冲突,昭公大概有一点恨季孙氏的跋扈,故站在后氏一边,助之攻季孙氏。这时叔孙氏、孟孙氏恐季孙氏败后自己的势力发生动摇,乃相救季孙氏,结果把昭公之军打败,并杀后照伯,逼昭公奔齐。“三桓”的势力,至此已登峰造极。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