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质疑—探究活动
⒈本文运用什么方法?要阐明什么思想?
本文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方法,通过论述窃人桃李、鸡犬猪、马牛,杀不辜之人,罪行层层加重的事实,最后点名功人之国罪为最大,阐明了“兼爱”“非攻”的思想。
⒉体会墨子辩论妙处何在?
墨子有“譬、侔、援、推”四种辩论术,“譬”是用道理相同的事物作比喻,“侔”是用类比法证明相同,“援”是引事例论证,“推”是推理以决定是非。这四种辩论术在本文中就使用了“譬、侔、推”三种。开篇先不说“非攻”,直接打比方。先说“窃其桃李”是“亏人自利”,再说“攘人犬豕鸡豚”“罪益厚”,又说“取人马牛”“罪益厚” 又说“至杀不辜人也”“罪益厚”,连续设喻,层层递进。用人们都能理解,容易接受的客观事例,说明罪行的轻重,最后归结到攻打、掠夺别人的国家是最大的罪行,揭示“攻伐”是错误的,阐明了“非攻”的思想。说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比喻说理,层层递进,说理透彻有力。不以文采取胜,而以理性见长。
五、拓展迁移
墨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了“非攻”的思想,他的主张表达了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要求和平的美好愿望,这在那时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他的主张受到人们的欢迎。这种主张在当代仍有其进步意义。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