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历史学案>>历史学案导学

2009年高考历史学案: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梳理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fjljyz

更新时间2009-5-18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总述

1.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体现为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发展,二是国家繁荣强盛和持续发展,它的基本内容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主要阶级成分无论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军事领域和外交领域等都有所探索和发展。

A.经济上的工业化

经济领域的近代化主要指经济上的工业化,即用现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一般情况下,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因为在洋务企业中,特别是民用企业已经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命题方向:分析洋务运动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步作用。为什么没有实现富国强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生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初步发展时期:19世纪 90年代后期。(3)比较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初。(4)进一步发展时期(短暂的春天)20世纪一十年代。(5)显著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

命题方向:注意分析不同阶段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对政治、思想的影响。重点落在民国初年的一战前后。民族经济短暂春天对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影响。

本资料从政治史、经济史、国际关系史、思想史等四个角度对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梳理。后另附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的规律与认识及区域性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