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D.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2.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可能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3. 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 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臣,……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5. 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创立了许多民主政治的形式。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A.陶片放逐法 B 陪审法庭制度
C 首席将军制度 D 五百人会议制度
6、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A 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D《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