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07四川综)20、下列有关德国影响欧洲局势的表述,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一战”中德国的盟国包括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B、德国在希特勒成为元首后加入国际联盟
C、通过慕尼黑协定德国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
D、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欧洲战场已无力全面进攻
(07全国I)38.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从纯粹的物质观点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会自动的帮助建设我们自己的国防。
禁运条款的制定不单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风云网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置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己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为。
材料二
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
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用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水管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谢。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9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主张的异同。(7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10分)
(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6分)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