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历史教案>>历史备课教案

鼎尖教案高一历史: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人教版必修二)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hsdjc

更新时间2011-10-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的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课前自主学习 1.我国经济特区有五个,即1980年在广东省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福建省的____________,1988年增设____________为经济特区。 2.____________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经济特区是发展____________的“排头兵”。 3.1984年,国家开放14个沿海城市,江浙两省成为开放的重点省,其中江苏开放了连云港和____________,浙江开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1.含义: 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概况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3)国家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对经济特区给予特殊政策,促进了经济特区迅速发展。 (4)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特邀主编老师 jc@ks5u.com 点评:

欢迎下载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