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卷 特 点 1 全面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表1不难发现,2011年的考试内容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对新课标增设内容如算法与框图、回归方程、正态分布、统计、概率和分布列、常用逻辑用语、绝对值不等式以及文科的复数等均体现在
试卷中。 充分体现了“
高考支持新课程改革”的命题思路,同时又兼顾到试卷涵盖的各部分内容的平衡,并注意对这些新增内容的考查把握适当的难度,注意到这部分内容的应用。 如利用回归方程考查学生分析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利用程序框图简约地表示解决问题的算法流程。 2文理有差异,内容有区别命题注意到文理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对文理科学生提出不同的考查要求,增加了不同题、适当分配相同题和姊妹题的个数和分数。 1、难度要求相异如选择题中文科(12)和理科(12)题都是考察向量知识的问题,设问完全相同,但文科
试题明确给出了四个点的坐标,提示考生这四个点在一条直线上,理科试题中需要考生自己分析题设条件,得出这个结论,这样处理体现了文理科的差异;文理科第(17)题干完全相同,但是第二设问不同,文科设问更简单。文理第(20)题,题干完全相同,文科只要求写出前 项的和 ,而理科则必须求出 ,增加了对分类与整合思想的考察。 2、对相同知识点考查也有区别 例如文理科第(22)题,都是考察圆锥曲线,都是以椭圆为考察点,重点考察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但是理科条件要求高,入手难,第一设问计算量大,第三设问思维量大,而文科虽然也是以考察椭圆为考察点,入手则相对容易,方法上主要考查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