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让学生感悟生命本真的纯朴,人与人之间平等理解关爱的价值。
2. 理解“散文之神在于情”,有感而发,才能“才思涌动”。
【学习重点】
联系生活,引领学生感悟周国平文章里的思想。
【学习难点】
对课文10、11节的理解把握
【学习步骤和过程】
(一) 导入课文
1.(师):前面我们学了毛主席的《沁园春 长沙》和《跨越百年的美丽》,想一想这两篇文章有一个什么共同点?
(生):表现生命雄壮的、伟大的一面。
2.(师):生命像一条河,会经过悬崖峭壁,会经过山险关隘,也会穿过青草花丛,会有激流澎湃,也会有涓涓细流和深沉寂静。生命有其雄壮伟大的一面,也有其平凡温和的一面。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从另一个层面来解读生命,下面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来默读一下这篇文章,找出文中你最有感触的语句。
(二) 互动环节
默读完了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感悟思考,同时锻炼融情于声的朗读。)
1.(生):“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文章的读法,不是从重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
(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
(生):我觉得读文章如果能够不为了从中寻找思想,也不刻意把它当成散文去读,而是以一个生命静静倾听另一个生命的方式去读,那就到达了一种读书的境界,我希望我也能达到这种境界。
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