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历史教案>>历史备课教案

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教案(岳麓版必修一)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校园通专享

下载扣点1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岳麓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纪成

更新时间2011-9-8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17  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五四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

史舞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教学重、难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五四青年节的由来?直接引入五四爱国运动。(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故起来有一定难度,故先讲解学生熟悉的过程,在通过过程来分析背景和意义。)

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近代史上中国所受的屈辱和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录像)

对,的确,中国4万万同胞在1915年的5月忍耐程度走到了尽头,帝国主义没有料到,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和新文化运动洗礼后的中国,已不再是八国联军侵华瓜分时的中国了。中国人民已不甘心接受这个失败,于是,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二: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导火线——中国的外交失败

关于中国的外交失败,我们补充一些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虽未派一兵一卒直接参战,但派出了20万华工作战争后勤工作。所以,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当时中国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

特邀主编老师 jc@ks5u.com 点评:

欢迎下载

查看更多本学科其它资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