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1.《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这样描写:“他反复地呼吁对产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同情、财政资助和国际上的承认……他明白地翘首海外,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孙中山 a.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性质,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其三民主义脱离中国实际,对中国革命没有指导意义 d.在中国革命中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答案】b 【点拨】材料表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拖有幻想,处于迷茫状态,b项正确。 c项表述有误,a、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来。 2.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b.其最重要之原则二,一日“平均地权”,一日“土地国有” c.“农民之缺乏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答案】c 3.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确定“三大政策”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相关史实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指导的辛亥革命故应该排除⑤;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7月,而孙中山先生在1925年3月12日已经去世不可能领导北伐战争故应排除②。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