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958年应蒋介石之邀从美国回台湾做“中央研究院”院长。蒋和研究院都要拨钱给胡修宅子,胡对代院长李济说,“我盼望最切的有两点:一、我要的是一个学人的私人住房,不是中研院长的住宅;二、我仍坚持此房子由我出钱建筑。”为此,他先寄上2500美金,并表示如果不够再通知他追加。
胡适的宅子建在“中研院”里,说是为了去图书馆方便。宅子很朴素,现已成为胡适纪念馆。走进书房,讲解员说胡适很少在这里呆,读书写字大都在别处,原因是他觉得这个书房有点像监狱。原来书房的窗外是个与窗子贴得很近的高高的花墙,虽然墙上布满孔洞,但还是给人有些压抑封闭的感觉。这个细节令我联想到,胡适的生活虽然不图奢华,不喜欢物质层面的雕琢做作,但对于精神、心理的舒适自在,还是蛮敏感的。
胡适宁可不用这书房也不拆掉外面的花墙呢?身为院长,又是自己掏钱盖的房子,小小修改一下有何之难?其实,这正是胡适性格的一个细微表现,有权力但不滥用权力。
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4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