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 a.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c.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 d.铁器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是强调通过“人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即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 a 2.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解析: 材料的大意是地主(“民庶之家”)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是为收租,并非为了同情别人(“行仁义”),当遇到灾荒之年还要减免地租、借给他们种子粮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指地主)心里害怕佃农不再租种他们的土地而离开,导致土地荒芜、那样的损失一定会比现在减免地租带来的损失高几倍的缘故。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