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河南开封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注》 ①雉雊(ɡòu):野鸡鸣叫。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反衬手法。如:“穷巷牛羊归”“田夫荷锄至”,以动物、人皆有所归,归得惬意,反衬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的惆怅。或:运用白描手法。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不加渲染地描绘出老人等候牧童回家的画面,亲切质朴。 2.(2011年豫南九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寒[注] 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注》 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