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特征和演替测
试题2 一、选择题 1.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2.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竹林中的某种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其食性有关 d.人类的活动可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 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 c.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 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 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5. 甲、乙两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种群表现为“s”型增长 b.甲种群的竞争能力始终强于乙 c.在a点时,甲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乙种群的竞争能力增加 d.b点时,乙种群消失,因此甲种群的环境阻力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