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 )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2.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这一现象反映出 ( ) a.西学东渐导致封建士大夫兴起研究西学之风 b.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江南地区贫富差距明显 c.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文化复古潮流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江南地区休闲文化盛行 3.“工业奉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此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 c.中世纪的经济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