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因此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学生对研究对象仍然是分辨不清,经常混淆物体系间的内力和外力。最难的是学生不清楚物体系间单个物体的受力,及它们力的关系。 例如:知道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却不能正确解释马拉车,拔河比赛等现象经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和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总结恰好能够解决以上所有的疑问。这一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学生下一步研究、学习有关弹力、摩擦力的知识做准备,最后综合这些知识,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设计思路] 在新课程改革中,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充分的自由,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多角度,多途径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主要设计思想。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们将探究实验作为本堂课的重点,改变了以往将定律的应用作为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物理方法。本节课在教材处理上按照定律本身的形成过程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鼓掌)提出设想——力的作用是不是相互的?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