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2012年高一历史测试: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必修2)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4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2-05-01 17:29:27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 d.铁犁牛耕 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缫丝 b.灌溉 c.制瓷 d.冶铁 4、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5、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又称中国的情人节),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 )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6、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之”。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 a.垄作法 b.套做法 c.稻麦二熟制 d.一年三熟制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