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卷中心>>语文试卷>>语文高考预测/高考押题

《KS5U首发》河北省张家口六中2012年高考预测卷(语文)

资料类别试卷

高考预测/高考押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5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wyhebok@126.com

更新时间2012-05-17 13:44:16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空灵之美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息息相关,具体地讲,主要是受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的影响。老庄厌恶人生,要求超脱尘世的纷扰,通过“虚"“静"的途径,回到那种没有纷争、喧闹的“人间世"。庄子“无己、无我、无欲、无碍”的放达态度,可以说是产生空灵之美的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源。佛教禅宗的“坐忘"“顿悟"与空灵之美的那种琼澈晶莹的艺术境界,从表面上看,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而实际上,佛道两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空灵之美则恰恰相反,它根植于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奔雷逐电、慷慨悲歌的壮美,又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优美,还有纤尘不染、玲珑剔透的空灵美。这种空灵美并非是老庄的“虚"“静",佛教的“空”“忘”那样引人飘然出世的“禅意”和“禅境",而是一种实与虚、有限与无限的契合统一。

    空灵美首先因其“空”,所以境界广阔廓大。如张孝祥词《念奴娇•过洞庭》所写,湖草青青,湖面无际,多么廓大的境地!其次,空灵美因其“灵”,所以境界闲淡、琼澈。再次,空灵美的客体是静穆、幽远、浑茫的,它不致引起人的情绪的急剧波动,而只能使人感到闲散、

特邀主编老师 王雪 点评:

《KS5U首发》河北省张家口六中2012年高考预测卷(语文)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