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3: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2)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4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2-05-17 23:52:13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答案》b 2.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答案》d 3.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置备菱角样式巨石、木滚、家火房屋,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这段话反映的是 a.官营手工业经营状况 b.以织助耕的小农经济 c.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 d.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答案》c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