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 ) a.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该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答案》c 3.《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答案》a 4.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对其解读正确的包括( )时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金额 8026万元 33955万元 69627万元 11969万元 262096万元 47918万元占列强对华投资总额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三国在华势力的消长 ②甲午战后,列强对华投资迅速增长 ③两次国共内战期间,列强对华投资总额均有缩减 ④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