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武汉模拟)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沈重,被士人称为“当世儒宗”,他通晓儒、释、道三家经典,曾受到南朝梁武帝、梁元帝、北朝周武帝的器重。沈重的个人经历体现了当时( ) a.统治者大兴儒学,维护其正统地位 b.儒学家已经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c.儒家学者对佛教、道教思想的借鉴 d.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转而渴求宗教 2.“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3.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 ②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2•
北京模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句话应该出自( ) a.朱熹 b.王阳明 c.黄宗羲 d.顾炎武 5.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不理朝政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