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李 贺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注》 箨(tuò):竹笋皮。 母笋:指竹子。(1)“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夜千尺,冲霄直上,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竹子拔节上长、远离池泥的勃勃生机和非凡气势。(2)刘禹锡《庭竹》诗云:“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与李贺同是写竹,但其象征意义有所不同,请作简要比较。 《答案》 两首诗都表现了竹的生命力。李贺诗中的竹象征了胸怀大志、报效国家的人才,刘禹锡诗中的竹象征了不避贫困、随遇而安的君子。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和《淮上遇便风》苏舜钦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绊,追求尊严和自由的理想。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悲 秋[南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注》 诗人因反对朝廷投降求和而被贬为肇庆府通判。(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答案》 颔联融情于景。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怅惘、孤独的情感。(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 古人写悲秋多从自己的身世经历诉离别,寄愁思,多作“儿女悲”的个人感慨;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不念个人得失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晚出新亭[魏晋南北朝]阴铿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