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8.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wēi)蕤(ruí)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 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 a.在中国古代,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9.《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