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b.1853年广东《顺德县志》载:“昔女布(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布至,女工几停其半。” c.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d.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拓展所及,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厂,必然之势也。” 解析:本题考查外国商品输入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属于中等难度题。根据题目中的要求“直接证据”,可知答案选b项。原来中国自己生产的土布在县市普遍销售,自从外国生产洋布输入中国后,中国的土布销售几乎失去了大半的份额,明显反映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瓦解。a项反映的是中国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顽强抵抗,c项与题目的要求不符,d项则不能体现题目中“直接证据”的信息。答案:b 2. 1884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日本、印度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这说明( ) a.中国开始出现以出口为目的的商品性农业 b.商品经济开始延伸到农村 c.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中国农业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的演变,属于中等难度题。通过分析题目材料的含义可知,材料中曾国荃认为由于日本、印度茶叶产量的增加,加上他们的价格较低,使从事经营中国茶叶的商人的利润受损,导致皖南的茶农生计困难。然后比较各个选项,答案选d项,因为外国茶叶影响到中国茶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充分说明了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b两项早在鸦片战争后即已出现,c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