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生物试题>>生物一轮复习试题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训练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新人教版

资料类别试题

一轮复习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生物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xiaoliu321@163.com

更新时间2013-10-01 19:36:5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1 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2013•新课标ⅱ卷)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c ) ①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析: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的基本规律,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为dna空间结构的构建提供依据。  2.(2013•无锡模拟)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s型细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 b.s型细菌与r型细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高温处理过的s型细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析: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记忆细胞可识别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并产生免疫反应;s型细菌与r型细菌基因的差异是导致二者性状差异的原因;肺炎双球菌利用自己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高温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肽键未被水解,故高温处理过的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3.(2011•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c ) 实验 组号接种 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 长菌情况 ①r蛋白质r型 ②r荚膜多糖r型 ③rdnar型、s型 ④rdna(经dna酶处理)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①、②组加入s型菌的蛋白质或荚膜多糖,都只长出r型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③组加入s型菌的dna,结果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说明dna可以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④组加入的dna酶能将dna水解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结果只长出r型菌,说明dna的水解产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③、④组对比说明了只有dna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4.(2011•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5.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c )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特邀主编老师 xiaoliu321@163.com 点评:

质量较高,欢迎使用。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