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011•江苏卷)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共组织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
c.淡水资源的危机将日趋严重
d.促进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解析: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破坏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2.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c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解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能量利用率不高;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开垦湿地,易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3.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a )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禽类、蛋类为主
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解析: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营养级少,能量的损耗少,能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
4.(2013•抚顺月考)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的 c 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 b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55亿 。
(3)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 。
解析:此题考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二是加剧了环境污染。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造成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类 的生存条件恶化,会导致环境容纳量降低,人口数量下降,呈现c曲线的变化趋势。
(2)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空间与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b曲线。在k/2时人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110/2=55亿。
(3)注意政策的要点是两个方面,其中提倡晚婚晚育是为了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