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课标理念 体现安徽特色
自2006年安徽省高考数学学科首次自主命题以来,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高考命题已臻成熟,命题指导思想的基本轨迹是: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数学观念与文化引领,突出选拔并兼顾普及,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徽风格.八年来,安徽省数学试题以教育部《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本省《考试说明》为准绳,在能力立意的前提下,注重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知识与能力并重,科学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继续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和潜能.试题朴实但又不失新颖,选材寓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有力地支持了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改革,对中学数学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安徽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经过八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客观题中涉及几何计数的排列组合或古典概率问题是安徽考题的一大亮点,常考常新(如2006年文、理科第12题,2009年文、理科第10题,2010年文科第10题,2011年文科第9题等等);平面向量试题命制得愈发精彩,给人印象深刻的有2009年理科第14题,2012年理科第8题、第14题,2013年理科第9题等,这些试题以平面向量为载体,综合考查向量背景下的多学科知识,考查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具体表现为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一般与特殊、旋转与对称、三角运算与坐标运算等.多选填空题——第15题一直是本省创新型试题的实验田,或是常规问题重组拓展,或是在新情境下设计问题,试题设问一般有较高的综合度,考查思维的深刻性、严谨性、发散性和创新意识,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从八年来的数学试题看,主观题中的导数题、圆锥曲线题以及概率统计题都明显带有安徽考题的印记.本省文理科导数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和函数图像的切线等常规问题,理科至多融入简单的含参讨论或不等式证明,要求恰当,导向正确.从尊重初中课程标准的角度考虑,在圆锥曲线试题方面,本省高考试题回避了韦达定理的使用,突出的是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的考查;渗透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强调的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坐标法,这恰恰体现的是解析几何的本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概率统计试题一直是安徽考题的一大亮点,试题背景深邃、命题技术娴熟,常在压轴题中出现,这在全国也是一大创举,如2010年、2013年第21题都是概率统计题。这些试题关注国计民生,生动地告诉学生数学是“有用的”,引导他们学“有用的数学”.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4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