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历史教案>>历史复习教案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必修3)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11-24 23:50:43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概念:“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社会背景(原因):社会大变革是根本原因 1、经济根源: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基础并存 的局面;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3、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士)层出不穷,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见解,并形成来不同派别,出现了“诸子百家”。 4、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时期,统治阶级不可能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5、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成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知识分子,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6、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总之,百家争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考点2、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