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检测:1.1 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3)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11-27 17:26:2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积极影响的是( ) 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贵贱有“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它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对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都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 b.都主张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c.都主张“性善论” d.都主张“性恶论” 4.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四川高考)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7.“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