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初年,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 a.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b.否定先秦思想文化成就 c.切实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d.为实行郡县制大造舆论解析:“焚书坑儒”是在儒生抨击时政的背景下实施的,旨在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服务,故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客观后果,c项属于直接目的,d项与史实不符。答案:a 2.“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 )。 a.正确评价了百家争鸣的影响 b.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后果 c.批判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d.本末倒置,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析:“书籍被烧残”以及“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遭受致命打击,反映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的严重危害,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答案:c 3.(原创)董仲舒说:“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言论表明他( )。 a.感叹人性本恶 b.主张“君主受命于天” c.提倡“君轻民贵”思想 d.建议实行独尊儒术解析:“天意”“立王”“以善”“民性”,说明董仲舒鼓吹和提倡“君权神授”,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c项属于孟子的思想主张。答案:b 4.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有利于( )。 a.宣扬变法革新思想 b.神化专制君主权力 c.防止皇帝实行暴政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