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的水力织布机投入使用,其主要影响是( )。 a.正式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b.导致了全国性纱荒开始出现 c.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d.棉织业完成向机器大工业过渡解析:水力织布机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英国棉纺织业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卡特莱特研制成功水力织布机无关。答案:d 2.《英国近代史》指出:“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万能蒸汽机推广应用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水力纺纱工厂的建立解析:工业革命期间,万能蒸汽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从而推动了机械装置的推广,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一种新的动力”等信息不符。答案:b 3.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社会逐渐进入“蒸汽时代”,其主要依据不包括( )。 a.汽车和远洋轮船的相继发明 b.欧洲和北美广泛采用蒸汽机 c.纺织等工业部门采用蒸汽机 d.蒸汽动力用于交通运输部门解析:汽车和远洋轮船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均以内燃机为发动机,并非采用蒸汽为动力,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属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重要表现。答案:a 4.《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b.电力的广泛使用 c.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